栏目位置:上海市律师事务所>>上海市律师>>上海律师>>文章推荐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

上海律师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

发文单位:卫生部

发布日期:1997-11-7

执行日期:1997-11-7

生效日期:1900-1-1

  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五部委《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的若干意见》(国发[1997]18号,以下简称“意见”)已经下发,“意见”阐明了在农村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对纠正和消除干部群众对合作医疗的顾虑和片面认识具有重大作用。各地在政府领导下,制定了合作医疗发展规划,开展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已达350多个,取得了一定经验。全国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的工作正在稳步健康地推进。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我部在组织各地及有关单位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现提出以下意见,请各地贯彻落实。

  一、要认真学好文件。“意见”是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指导性文件。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广泛组织学习,深入理解。“意见”已明确指出办合作医疗可以减轻农民的医药费负担,对农民群众是有益的,但是,好事要办好,关键在于如何运作。就是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工作,使群众真正理解和体会到参加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切忌方法简单,强迫命令;要提高合作医疗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搞好服务,完善监督,使群众真正受益。

  二、要进一步争取政府支持。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是开展合作医疗的首要条件。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以下几个重点问题上对合作医疗的领导和支持:1.要把发展合作医疗列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作为建设小康乡镇、小康村的一项重要内容;2.要有合作医疗的引导启动资金,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3.各级地方政府做好合作医疗的组织、发动、引导、协调工作,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4.各级政府要有专人分工负责合作医疗工作,要自上而下建立和完善对合作医疗的领导管理体系,保证合作医疗的稳步发展。

  三、要抓紧抓好培训工作。各地要把加强合作医疗的培训工作作为合作医疗的启动和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新举办合作医疗的地方,应先培训后启动。要培训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包括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培训,首先,要使政府和卫生部门的主管领导了解掌握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办好合作医疗的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第二要使合作医疗业务管理人员在掌握以上内容基础上,掌握制定合作医疗章程的基本内容,掌握合作医疗筹资、补偿结算等基本方法;还应重点掌握合作医疗组织、监督、评价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第三,要先培养好师资队伍。要搞好合作医疗管理培训,就要先有一支懂合作医疗政策和操作方法的师资队伍,要使他们先受教育,掌握培训内容,规范培训方法,实行参与式教学,结合现场实际,边讲解边动手,提高教学效果。师资人员应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指导教学。

  四、要抓好试点。典型引路是农村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的有效工作方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要根据实际,重点抓好1~2个不同经济类型的合作医疗试点县;在尚未开展合作医疗的地区,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要重点抓好如何启动合作医疗试点;在已经办起合作医疗的地区,要重点抓好如何巩固完善提高合作医疗的试点。在各类型试点上对合作医疗的筹资、补偿、管理、监督以及医疗行为的规范,乡村两级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都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加以深入的研究,以便总结出切实可行、指导实践的经验。

  五、要加强管理。科学管理是合作医疗的生命。合格医疗能否稳定、健康地发展,核心问题是管理问题。各地务必要把合格医疗的管理作为关键环节,从建章立制起步,规范合作医疗的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包括合作医疗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服务供方管理、需方管理、监督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确定合作医疗资金筹集、使用、补偿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方式和方法,明确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合作医疗运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价,以提高合作医疗的管理效率、服务水平,为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各省要根据情况,组织并支持当地的合作医疗研究指导组。研究指导组应由长期从事农村卫生管理的专家,农村卫生研究的学者以及富有实践经验的基层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在卫生厅(局)领导下,承担本省合作医疗的研究、培训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等项工作。通过对试点县工作的指导,不断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合作医疗的开展。

  六、要搞好医疗服务。各地的实践表明,在已经建立起合作医疗的地方,乡村两级卫生组织,尤其乡镇卫生院能否向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合作医疗巩固和发展的关键。举办合作医疗就是要保证入保群众享受合作医疗章程所规定的权益。因此,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从领导到医务人员,都要认清,使参与合作医疗的农民获得优质、方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办合作医疗的根本目的。搞好服务、解决农民卫生保健问题,关系到合作医疗巩固、发展的“生命”。为此一方面要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注重结构调整和功能转换,改变服务模式,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扩大受益面;一方面要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要搞好医疗服务,乡村两级卫生组织,尤其乡镇卫生院要充分发挥作用。乡镇卫生院应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乡镇基层医务人员要在政府领导下,下村入户做好合作医疗的组织、宣传、动员工作。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只有引导群众参加合作医疗并使之真正获益,才能保证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七、要重视合作医疗的信息管理。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合作医疗科学管理的基础。各地应加强信息规范化管理,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通道,形成制度,定期上报合作医疗有关信息,并重视资料的分析和利用。在合作医疗启动前应对当地卫生服务需求、提供和利用进行专题调查,以此作为设计合作医疗方案的基础信息。在合作医疗正式运作的过程中,要收集合作医疗资金筹集、使用、管理以及卫生服务的提供和利用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在一个合作医疗财年结束后,应及时汇总合作医疗资金节余或亏损情况,在接受群众的监督的同时,及时对下一财年的合作医疗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在整个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稳妥健康地发展合作医疗提供依据。

  为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卫生部主管部门将组织专家编制合作医疗计算机管理软件。为掌握全国合作医疗的动态,及时对全国的合作医疗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将建立合作医疗年报制度,各地应按要求报送合作医疗的信息。在合作医疗计算机管理软件下发前,暂以报表形式上报。(报表具体内容和要求详见附件)

  卫生部在适当的时候将召开合作医疗工作试点总结会议。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把省级合作医疗试点县名单及其详细情况于12月底前以书面形式报卫生部医政司。